1. <ins id="ixinu"><video id="ixinu"><optgroup id="ixinu"></optgroup></video></ins>

        關于組織申報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的通知

        時間:2023-08-05瀏覽:11

        各二級學院、部、處、辦、研究院(所、中心)及相關教師:

        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批準,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申報公告已發布,為做好該類項目組織申報工作,現將有關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關于加強“絕學”和冷門學科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加強冷門瀕危學科的搶救性保護和文化遺產傳承的學術研究,確保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絕學、冷門學科有人做、有傳承。

        二、目標定位

        1.聚焦國家需求。堅持國家需要、國家站位、國家水準,主要資助對國家發展和文明傳承具有長期性、戰略性、儲備性的冷門絕學研究。

        2.加強學科建設。著眼推動冷門絕學學科長遠發展,每年遴選一批研究領域和方向予以重點支持,推動相關學科領域鞏固學科發展基礎、凝練學科發展方向、優化學科發展布局。

        3.扶持學術團隊。立足于穩定冷門絕學研究隊伍、加強中青年人才儲備,強化學術團隊導向,重點支持依托人文學科研究基地開展長期合作研究的學術團隊,推動相關學科領域形成結構合理、代有傳承的人才梯隊。

        4.擇優滾動資助。遵循冷門絕學的學科特點和研究規律,倡導“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劍”的治學精神,對獲資助的項目建立定期檢查評估和動態退出機制,對評估合格的擇優予以滾動資助。

        三、資助領域

        本研究專項重點支持對國家發展、文明傳承、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或填補空白價值的冷門絕學。主要包括古文字與出土簡牘文獻整理和研究、重要歷史文化典籍版本收集與整理研究、古代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歷史遺存保護與研究、石窟寺保護研究、重要歷史文化遺址或歷史街區與古老建筑保護研究、邊疆民族地區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與歷史研究等。

        四、資助強度

        2023年度冷門絕學研究專項分為學術團隊項目和學者個人項目兩個類別,申請人可自行選擇其一申報。學術團隊項目參照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標準,一般每項資助80萬元;學者個人項目參照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標準,一般每項資助35萬元。申請人須按照《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管理辦法》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詳見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網站)要求,根據實際需要編制科學合理的經費預算。責任單位應對獲立項的項目給予相應的配套研究經費支持。

        五、申報條件

        1.申請人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研究導向,遵守國家社科基金有關管理規定;能夠獨立開展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級(含)以上職稱。

        2.申請學術團隊項目應具備以下條件:(1)首席專家應當具有正高級職稱、較高學術造詣和較大學術影響力;(2)具有在長期合作基礎上形成的穩定研究隊伍,包括首席專家1人,研究骨干3—5人;(3)團隊成員應當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具備承擔冷門絕學課題或從事其他基礎研究的學術水平和開展創新研究的能力,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較為合理;(4)研究團隊相對穩定,有足夠的時間精力投入課題研究。

        3.申請人可結合自身科研優勢,把握研究重點,自擬選題進行申報。申請人須為課題的實際負責人。

        4.申請人所在單位須設有科研管理部門,能夠提供開展研究的必要條件并承諾信譽保證。以兼職人員身份從所兼職單位申報本研究專項的,兼職單位須審核兼職人員正式聘用關系的真實性,切實承擔項目管理職責并承諾信譽保證。

        5.以博士學位論文或博士后出站報告為基礎申報本研究專項的,須在《申請書》中注明所申請項目與學位論文或出站報告的聯系和區別。不得以已出版的內容相同或相近的研究成果申請本研究專項。

        6.凡主持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大研究專項項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和其他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的學者,不能作為課題負責人申請本研究專項中的學術團隊項目;凡主持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其他國家級科研項目的學者,不能作為課題負責人申請本研究專項中的學者個人項目。

        六、工作安排

        1.申報限額

        該類項目實行限額申報,具體限額后續通知。上海市哲社辦將對申報課題的政治方向、學術價值、創新程度等進行認真審核和嚴格把關,擇優上報不超過5個學術團隊自擬綜合性研究選題、10個學者個人自擬專題性研究選題。

        2.申報程序

        1)提交申請書及擬申報項目信息表

        因該類項目實行限額申報,各申報人請下載并填寫《申請書》(見附件1、2)和《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擬申報項目信息表》(見附件3),并824日(周四)1600發送至科研處郵箱。

        2)校內遴選

        學校將于825日至91日組織專家評審,并按限額上報。

        3)系統填報

        本研究專項實行網絡申報和評審。網絡申報系統于91日開放。申報人可在國家社科基金科研創新服務管理平臺(https://xm.npopss-cn.gov.cn),以實名信息注冊賬號后登錄系統,并按規定要求填寫申報信息(已有賬號者無需再次注冊)。

        國家社科基金科研創新服務管理平臺中的“項目申報系統”為本次申報的唯一網絡平臺,網絡申報辦法及流程管理以該系統為準。通過校內遴選的項目請于95日(周二)16:00完成系統填報。逾期系統關閉,不再受理。

        3.全國社科工作辦對《申請書》進行資格審查,組織專家對通過資格審查的申報材料進行評審,擇優立項。建議立項課題名單在全國社科工作辦網站公示7天。公示期滿,對無異議者下達立項通知書。

        七、其他事項

        1.申請人須按照《申請書》和申報公告要求,如實填寫材料,保證沒有知識產權爭議,不得有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為。凡存在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行為的,一經發現查實,取消5年申報資格,如獲立項即予撤項并通報批評,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記錄。

        2.本研究專項實施分類管理。學術團隊項目不明確限定研究周期,實行“競爭入選、定期評估、動態退出”的管理機制,一般立項后3年內檢查評估一次,重點評估學術團隊在課題研究、學科建設、學術交流、隊伍建設特別是青年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成效,評估合格的予以滾動資助,評估不合格的停止資助;學者個人項目研究周期一般為3—5年,允許個別研究難度較大的項目適當延期。

        3.各地社科管理部門或在京委托管理機構受理本地區本部門申報材料。全國社科工作辦不直接受理個人申報。

        八、聯系方式

        聯系人:郗培植、馬文華    聯系地址:求實樓203

        聯系方式:39225077     科研處郵箱:kyshupl@163.com

        科研

        202385

        附件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申請書(學術團隊項目).doc

        附件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申請書(學者個人項目).doc

        附件3: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擬申報項目信息表.xlsx


        返回原圖
        /